廣西獵頭公司通訊行業外資公司工程師
入職崗位:工程師
企業信息:通訊行業外資公司(以下稱M客戶)
崗位年薪:20w
尋獵周期:35天
上班地點:廣西柳州
職位描述:客戶公司由于剛進入中國市場,還處在拓展階段,廣西的市場并沒有打開,處在非常艱難地境地,職位的挑戰性很大。
階段一:相對封閉、傳統的市場,候選人尋訪困難
收到M公司的職位需求,獵頭顧問詳細整理職位信息后,發現這個職位或許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。
首當其沖的困難將來自于與候選人的溝通。職位所在區域是廣西,這是一個相對封閉、傳統的市場。當地的工作語言更多的是方言,跟普通話屬于不同的語言體系。此外,這個區域的候選人對于職業、前景、價值各方面的認知度也較為保守。 并且職位不是在省會城市南寧,而是在工業城市柳州,直接導致當地目標圈的人數縮小了很多。但可以預見,職位未來的提升空間以及對于候選人產生的價值也將會是非常大的。這正是拓優獵頭需要在尋訪到真正能解決客戶問題的優質候選人時,要去澄清、去傳遞的。
階段二:候選人成功推薦,準備offer階段,客戶職位需求臨時變更
經過一段時間積極尋訪,頗有成效,尤其是候選人中的A先生—堪稱完美,經過一系列的溝通,成功推薦面試。忐忑的等待之后,領導反饋到我,A先生通過M公司面試,準備offer,但時逢中秋假期,先不反饋,確定之后再跟進候選人。
短暫喜悅背后,誰料到,遲則生變。休假歸來,晴天霹靂,客戶公司開了一個區域上的銷售會議,人員調整,柳州的職位被內部員工頂替了。但表示希望我們繼續跟進A先生,期望未來能跟他有合作機會。
階段三:客戶再次提供新的職位需求
這樣的事情在獵頭行業偶爾也會遇到,雖然很失落,但是對于職位和客戶的深刻理解,對于市場的充分把握,已經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,對于行業有了更深的領悟。
時隔一個多月的某天下午,領導來電說,M公司在廣西又有新的職位給我們了,在南寧,定位資深工程師,未來期望往省區TL的方向培養。建議你先整理清楚,再開始尋訪。掛了電話,我深吸一口氣,翻開之前的尋訪記錄,開始整理、歸類,針砭時弊。有條不紊的用拓優的方法論進行客戶公司市場分析,人力資源市場分析,尋訪思路設計。由于上次的經驗積累,這次做起來,已輕松容易很多,但做完一切,仍舊華燈初上,不過我心中卻是一片清明,信心滿滿。
階段四:成功推薦候選人,順利入職
短短三天的尋訪,看似紛亂的市場被梳理的干干凈凈,根據客戶公司在當地市場情況以及對候選人的需求,我推薦了兩位候選人,來自主流外資資深B先生,以及當地成套廠區域經理C先生。
B先生雖有主流外資背景,但在廣西工作時間不長,當地資源積累稍顯單薄。而C先生,廣西人,熟諳區域文化,豐富深厚的客戶積累,雖然沒有外資背景,但整個合作中明顯感覺到候選人非常有責任感,互動也非常積極。跟進完兩人的面試情況之后,我心中已然有底了。果然,第二天領導的反饋如我所料,客戶M公司非常滿意C先生,認為他能夠承擔起廣西市場的工作和責任,未來也期望給到他更好的職業平臺。
后期的流程異常順利,C先生讓我越來越確信他能帶給客戶公司的價值。雖然對于外資公司的工作流程、工作方式不是特別了解,但通過顧問的引導、分享和輔導,C先生在快速的適應、掌握?,F在,C先生已經順利入職,客戶M公司對于我們的工作也是表示很認可,加深了合作。
經驗與收獲
不在意一時的得失,堅持努力,終將獲得客戶的認可